"声"动课堂,"青"听世界: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月公开课
2025-11-03 人文科学学院 唐燕旋 访问量:
10月31日上午,东湖校区第二教学楼403教室内气氛活跃热烈。彭丽桦老师为食检25301班带来了一堂精彩的《普通话与汉语文字应用》公开课。本次课程以"声调发音与辨正"为主要内容,巧妙融合知识讲授、文化浸润与实践演练,为在场师生呈现了一场兼具知识深度与课堂活力的教学示范。
彭丽桦的课程设计层次分明。她首先从声调的定义与功能入手,通过生动案例阐释声调在区分词性、构建汉语韵律美中的核心作用。在讲解调值与调类时,她通过师生互动,引导学生反复练习,并鼓励学生主动展示,有效激发了课堂参与热情。针对方言区常见的发音偏误,彭丽桦进行了重点强调与辨析,并进行举例,使抽象知识变得直观可感。此外,线下实践的课堂展示环节也是课堂创新成果之一,这一环节由同学们根据自行选择的社会热点、热词发表自己的观点与评价。五位同学立足青年视角,围绕"新中式"热潮、"预制菜"争议现象、"搭子文化"等社会热点展开主题发言,彭丽桦在学生们发言后即时给予精准点评与发音指导。
  
公开课结束后,听课教师随即展开评课研讨,对彭丽桦的教学设计给予了高度评价。刘慧君老师赞赏其课堂设计用心,对学生分享成果的现场点评和指导则体现了深厚的教学功力。秦毅老师认为公开课非常成功,彭丽桦有效地运用视频辅助知识讲解,显著提升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。胡美娜老师表示,这堂课生动展现了汉语言的文化之美,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文化自信,也感染了听课教师,同时她建议实践活动评价可增加学生互评环节,以促进学生赏析批判能力。张仲珍老师在肯定课堂成功的同时,提出教学组织环节中考勤应更完整规范,并可适度调整男女生发言比例。自由讨论环节中,其他教师补充建议应加强学生的整体性练习,促使更多学生积极参与。此次评课凝聚集体智慧,对课堂教学各环节进行了全面审视,促进了不同教学经验与技艺的深度交流。通过相互观摩、学习与研讨,必将推动课堂教学质量持续提升。
  
本次公开课是一次成功的教学展示。彭丽桦以声调教学为支点,不仅引导学生感知汉语韵律之美,更通过紧贴时代脉搏的主题实践,将普通话课堂打造成青年表达思想、跟紧社会、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平台,为创新语言应用课程提供了富有启发性的教学范例。